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正文

4月心理读书月/心理学好书推荐

【来源:4月心理读书月/心理学好书推荐 | 发布日期:2023-04-22 】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沈工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老师们把以下这些好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心理学家们的个人智慧和研究成果对同学们的心理生活有所助益,使你真正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

第一期:《我们内心的冲突》——徐露凝老师推荐

作者是卡伦·霍妮,是一位人际和社会视角的精神分析师。霍妮最大的贡献,是从一种新的角度解读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冲突。她认为,神经症最核心的冲突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欲望和超我禁忌的战争,而是在无意识当中存在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欲望,它们难以取舍,分别是亲近他人、抗拒他人和疏远他人。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亲近他人是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希望被更多人喜欢;抗拒他人代表着对人的攻击,介意在关系中遭受剥削和伤害;疏远他人则是自给自足,独善其身,不希望跟人扯上关系。这三种欲望本身都是正常的。

每个人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都是这三者或多或少的混合体。但如果态度过于强烈,甚至变成一种强迫性的冲动,人们就会在几种欲望之间陷入挣扎。这就是霍妮认为的无意识冲突。在这本书中,霍妮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工程师提出的技术方案遭到了否定,同事们甚至没有给他机会让他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件事让他非常痛苦。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工程师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呢?表面上看,他的痛苦来源于这样一组矛盾:同事对待他的方式让他不爽,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愤怒。但是霍妮分析,在无意识层面,这个工程师自视甚高,他同时在追求两种不同的人际欲望:一种是亲近他人,他需要其他人的认可,让他相信自己的价值;另一种则是抗拒他人,他对身边的同事抱有无意识的敌意,又只能通过一种低姿态的友善来掩饰这种敌意。在这种内在的冲突里,两者都不让步,互相撕扯,最终就表现为精神上的症状。

你看,用霍妮这套理论拆解无意识的冲突,比弗洛伊德的体系更简单,也更贴近现实。对于普通读者,讲到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些,总觉得有点遥远,但是一说到对人际关系的态度,我们一下就有了共鸣。谁不是又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又想跟人保持距离,担心被人算计呢?这是一种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无意识”,所以这本书在大众市场上一直表现良好。如果你在生活中常常感觉到焦虑、沮丧、内耗、纠结,可以把它作为一本自助读物。虽然这本书并不能替代治疗,它至少能帮助你理解自己的纠结是哪里来的。

第二期:《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韩希老师推荐

看书名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亲子关系,作者是温尼科特。你可能听过,“足够好的妈妈”,又叫“60 分妈妈”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他是一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

温尼科特毕生致力于儿童心理治疗和心理科普。他的临床经验极其丰富,直接治疗过的母婴就有64000 人,同时他连续很多年在英国 BBC电台做节目,普及育儿知识。放在今天,绝对是网红级别的人物。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就取材于这个节目。

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孩子与妈妈,孩子与家庭,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一部分讲婴儿接受妈妈的照料,通过跟妈妈的情感互动来初步感知这个世界;第二部分讲婴儿断奶后与妈妈逐渐分离,同时更多家庭成员加入进来,让孩子的人际关系更加丰富;最后是上学后,孩子离开家庭,逐步跟老师、同学以及整个社会建立关系。每个阶段都分成很多个主题,按主题讨论。因为是广播节目,每个主题都短小有趣,语言通俗易懂。

说到语言风格,我对温尼科特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具有“暖男”气质的精神分析师。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平和、温柔、有爱,不像早期的精神分析师那么冷峻严肃,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权威感。很多父母都会有点害怕精神分析,担心自己的育儿方式会被权威指责,甚至说成制造孩子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但是温尼科特完全不让人害怕,他的字里行间都是共情,哪怕他讲到妈妈无意识层面对孩子的攻击性,也是用一种温暖的语气,帮助人们理解和接纳这种感受。语言风格这回事,再怎么描述都言不尽意,推荐你自己翻一翻。

第三期:《爱的艺术》——刘妍老师推荐

这本书非常著名,很多人称它为“爱情圣经”。你可千万别因为这个书名,就把它当成鸡汤读物。它的作者叫埃里希·弗洛姆,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他的研究兴趣偏向于社会制度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对消费主义带来的快餐文化有激烈的批判。《爱的艺术》这本书也是从对流行观念的批判开始的。弗洛姆提出,很多人把爱的问题等同于对象的问题,好像只要遇到合适的人,问题就解决了。

王子跟公主生活在一起,注定就是幸福的。这是一个误解。爱的问题其实是能力的问题。爱是一门艺术,就像音乐、绘画这些艺术一样,是一种把自我投入其中,从中感受到超越性存在的体验。爱也和所有艺术一样,如果你希望掌握得更好,就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持续付出努力。所以,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东西,谁都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挑战,不断超越,没有捷径可走。弗洛姆有很多名言,比如“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这本书讲的爱不只是恋爱,而是泛指一切亲密关系中的感情。就算作为恋爱读物,也远比现在那些“恋爱技巧”的教程更值得一读。它可以端正我们对爱情的态度,爱不是靠甜言蜜语哄对方开心,也不是靠门当户对来实现利益绑定。这本书介绍的,是一种从人性底层出发的严肃的恋爱观。如果你跟你的伴侣想通过心理学增进你们的关系,这本书是不二之选。对了,再讲个八卦,弗洛姆跟《我们内心的冲突》的作者霍妮,是有过一段感情的。

第四期:《是我把你蠢哭了吗——郭思含老师推荐

这本书作者是一位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不要被这个头衔吓到,你听这本书的中文书名:《是我把你蠢哭了吗?》,有没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无厘头的气息?没错,作者除了从事神经科学研究,还是一位业余的脱口秀演员。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相当轻松愉快。它的英文原名叫《TheIdiot Brain》,直译为“蠢货大脑”,显然,这是一个神经科学家对大脑的“官方吐槽”。

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让你知道,大脑有多么不靠谱。其实人的大脑可以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做出很多自动反应。但我比较给大脑面子,哪怕它犯了错,我都把它说成一种巧妙、快速、有功能的运作模式。相比之下,这本书就比较毒舌,它把大脑在我们意识之外做的事都讲成了笑料。我举个例子,为什么在晕车的时候容易呕吐呢?这是因为,当你晕车时,你的大脑正在从身体的不同部位收到不一样的信号。一部分的感官认为你处在一个静止不动的状态,同时内耳当中的前庭系统感知到你在高速前进,大脑要怎么处理这种矛盾信息呢?它做出了一个判断:你中毒了。人只有中毒才会产生这么混乱的信号。所以大脑当机立断,马上激活你的呕吐反射,帮助你尽快排出毒素。是不是又好气又好笑?晕车的过程中,最难受的反应就是呕吐。但它恰恰是大脑派出来,以为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的方案。

看完这本书,并不会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理智根本管不了大脑,让你不要呕吐。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接受现实。它让我们看到大脑的真相:它是好几个部门的协同作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章法可循,常常是手忙脚乱,各行其是。落实到生活当中,偶尔就会出现这种被激活的呕吐反射,给我们添麻烦。

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我觉得,认识到自己的大脑有不靠谱的一面,对它不抱那么高的期待,也算是一件好事。万一大脑以后做错了什么,可以更容易原谅自己。

第五期:《这才是心理学》——张丽娜老师推荐

给你推荐一本好书——《这才是心理学》。这个书名有点误导性,看上去像一本哗众取宠的畅销书,但事实上,它从头到尾都在反对心理学的庸俗化。它的英文书名叫How to Think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直译是“如何实事求是地思考心理学”。作者是基思·斯坦诺维奇,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的国家首席教授,一个著名的理性主义者,这些年一直致力于理性主义的科普工作,写过《决策与理性》、《机器人叛乱》等书,你说不定就读过。

斯坦诺维奇对于科学主义有强烈的情感偏好,所以你可以想象,这本书讨论的心理学都在实验室的范畴之内,同时对那些打着心理学旗号、又缺乏实证支持的观点,极尽嘲讽之能事。

我自己感觉作者的态度有时候稍微有些激进了——我在这一点上更开放一些,觉得不同的声音对人都可能有帮助,所以都要听一听。至于他的观点有没有能帮到你的,你可以自己读一读,判断一下。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读的地方在于,它花了大量篇幅论述人们为什么容易“盲信”。比如作者认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渴望不劳而获。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往往发现,处于稳态的心理结构是不那么容易打破的。而伪心理学则会宣称,只要按它提供的方法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变好。你觉得哪个说法更有市场?当然是后者。这个洞察还是很精准的。我们还是要从心态上边提醒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心理学也不是捷径,不会带给你什么别人没有的秘方。接受了这一点,你就不那么容易被误导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