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正文

每月经典心理书籍推荐:《爱的艺术》(2024年5月)

【来源:每月经典心理书籍推荐:《爱的艺术》(2024年5月) | 发布日期:2024-04-30 】



一、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著名美籍德裔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是20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他的研究根植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独感导致人们无意识里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系。

二、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一本仅一百多页的小书,在这本书中,弗洛姆严肃地探讨了什么是爱,以及爱是不是一门艺术。本书是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以来便经久不衰。不同于学术专著的晦涩,弗洛姆在书中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提到了爱的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说,爱的积极性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这种给予并非基于牺牲,对于创造性的人格来说,其存在的价值正是来源于给予的行为。自私并不能与自爱等同,甚至是矛盾的,自私者并不能爱他人,因此也不能爱自己。最为人知的观点即是: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则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书中还论述了父母之爱与兄弟手足之爱,并探讨了西方社会的现状,其对东方哲学也有一定的研究。

这本书并非所谓教人恋爱的“恋爱宝典”,更多的是教人如何自察自省。人始终需要不断认识自己并学会接纳自己,越过“虚伪的爱”而拥抱现实生活中的人。简而言之,活在当下而非过去或未来,不畏惧问题和矛盾,选择积极应对,因此能够成为自己。爱的艺术在于实践,从实践中感知爱的存在,从实践中学会爱,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当我们学会爱自己之后,才能爱他人。在爱的实践中,我们的自我得到不断发展,人格得到不断完善。

三、经典语录

1.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2.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3.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达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4.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5.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6.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7.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8.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9.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了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10.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